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,第六期“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”培训班部分学员由指导老师李兰英、何秀霞带队共赴安阳踏上了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的征程。此次活动内容丰富,涵盖了文化探源、红色宣讲、精神感悟和乡村调研等四个方面,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收获满满。
探源文化,触摸历史脉络增强民族自信
活动第一站是殷墟大邑商博物馆。踏入博物馆,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殷商时期。一件件珍贵的文物,如甲骨片、青铜器等,无声地诉说着那段悠久的历史。学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介绍,了解殷商时期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。通过这次参观,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进一步增强了民族自信和文化自豪感,也更加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决心。

红色宣讲,互动交流中传递精神力量
活动中,同学们来到安阳文峰区青少年活动中心,与小学生们展开了一场温暖而有意义的互动交流。青马班学员黄思雨为他们宣讲红旗渠精神,通过讲述生动的故事,让他们了解到那段艰苦奋斗的历史。宣讲结束后,学员们还带领小学生们一起参观了“古都风华”展馆。展馆内,安阳的历史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,从远古的文明曙光到近代的风云变幻,每一个篇章都让人沉醉。红色文化展区里,一张张泛黄的照片、一个个感人的故事,诉说着安阳大地上发生过的革命壮举,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。城市发展板块则展示了安阳从过去到现在的巨大变迁,高楼林立的新城区、便捷畅通的交通网络、蓬勃发展的特色产业,让小同学们直观感受到家乡的快速发展和美好前景。参观过程中,学员们耐心地为小同学讲解,解答他们的疑问,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,不仅加深了小同学们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,也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传承。

感悟精神,红旗渠畔汲取奋进力量
深刻感悟红旗渠精神是此次活动的重要环节。同学们来到红旗渠纪念馆和青年洞进行现场参观学习。在红旗渠纪念馆,通过观看历史照片、修渠工具、影像资料以及实景模型,大家深入了解了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的艰辛历程。那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、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,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“自力更生、艰苦创业、团结协作、无私奉献”的红旗渠精神内涵。沿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红旗渠的足迹,同学们徒步红旗渠总干渠渠线前往青年洞。走在悬崖峭壁边的渠线上,大家亲身感受到了当年林县人民开凿水渠时的艰难险阻,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红旗渠精神的伟大力量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要将这种精神融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,不怕困难,勇于担当。
调研乡村,庙荒村里见证振兴成果
在美丽乡村行环节,同学们赴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实地走访学习。一进入村庄,大家就被眼前美丽的乡村景色和蓬勃的发展气息所吸引。在参观调研过程中,同学们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庙荒村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。通过与当地村干部交流、参观特色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,大家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村带来的巨大机遇和发展动力。庙荒村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小山村经过8年的发展成为如今产业兴旺、生态宜居、乡风文明、治理有效、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,让同学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,也激发了大家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。


此次青年马克思主义学社暑期“三下乡”活动,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。大家纷纷表示,这次活动收获颇丰,不仅增长了见识、拓宽了视野,更深刻理解了责任与担当的含义。今后将继续把此次活动中的所学所悟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,努力成为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,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